美国总统拜登近日在一档节目中语出惊人:美国新冠疫情大流行“已经结束”。此话一出,美国国内立即炸了锅——媒体纷纷指责这是“一种鲁莽、危险的误导”,专家也直言“我们还没达到与病毒共存的水平”,一些民众更是跑到白宫外抗议。最后,白宫方面不得不紧急为总统的言论“灭火”,表示政府的抗疫政策没有变。
美国新冠疫情到底如何?数据上,累计死亡100多万人,目前日均新增感染约5.5万例、日均死亡近400人…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专家奥斯特霍尔姆博士指出,新冠肺炎仍是美国第四大死因,过去28天里,当局接到了200万例病例报告,且“漏报的情况很严重”。此外,由于美国新冠患者基数过于庞大,大量民众正受到“长新冠”的困扰。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显示,全美所有新冠患者中,有13.3%的人在感染1个月后仍存在症状;而在住院治疗的新冠患者中,有超过30%在感染6个月后仍存在症状。这样的局面,在拜登眼里怎么就成“疫情结束了”?
总统“雷语”的背后,是冷漠的政治算计。一直以来,拜登一直试图把自己标榜为“带领美国走出疫情的总统”,其团队顾问甚至将其比作罗斯福,说什么“他将带领美国走出新冠危机,重振经济”。表面上看,拜登政府在抗疫上确实比前任政府积极,可受美国政治体制弊端掣肘,一个个目标、口号、承诺多半落空,感染与死亡曲线并没有改变。
中期选举在即,拜登政府宣布推动入冬前美国人注射第四针加强针。然而,计划还未实施,总统就急不可耐地宣告实现了“他们所计划的那个胜利”。
从现实来看,拜登此番言论很可能打乱其团队既有计划。美国社会对于如何抗疫一直难有共识,在保持社交距离、佩戴口罩、接种疫苗等方面意见极为多元,而上层“张口就来”,无疑会加剧认知与立场的分化。比如,拜登两年来一直抱怨这是“未接种疫苗者的大流行”,但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学者所言,“这一次他恰恰做了可能降低疫苗接种率所能做的最糟的事”。《华盛顿邮报》指出,拜登的言论让政府高官措手不及,多名匿名官员指出,此事将会使游说国会花数十亿美元购买疫苗变得更困难。这么一来,新接种计划的推行变数陡升,原本的选举加分项很可能变成减分项,俨然是“自挖墙脚”了。
再进一步看,这般急迫的表态,多少有些似曾相识。特朗普在任时就屡屡淡化疫情,宣传“新冠肺炎是大号流感”“注射消毒剂可治新冠”“不戴口罩没关系”,俨然“自己最懂新冠”。如今到了拜登,还是换汤不换药。可见,在政治优先、选票至上、资本为大的美国政治之下,民生、科学等永远要靠边站。
疫情有没有结束,不在美国总统怎么说,“带领人民走出疫情”,关键看怎么办,教堂的丧钟被竞选的喧嚣掩盖,这才是真正的“美国悲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