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点  天津  政情  法治  微视  点播  财经  炫闻  民声  工作室  体育  娱乐  文汇  乐活 +更多
 
您当前的位置 : 津云APP >> 天津

瞄准“全域旅游” 西青这个镇踏上乡村振兴快速路


津云  2021/09/20


  从天津市区,一路向西,驱车四十多分钟,就能到达位于西青区西南部的辛口镇。作为津城的菜篮子,每天,大批新鲜便宜的蔬菜,从这里发往全市,端上百姓的餐桌。

  近年来,辛口镇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,依托全镇生态资源优势,镇村联动,大力发展旅游产业。今年8月,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(乡)名单,全国共评选出100个镇,天津市3个镇入选,西青区辛口镇位列其中。

  辛口镇何以当选?走进辛口镇游览一圈,心旷神怡的千亩稻田荷塘、鼓舞人心的红色文化基地、精雕细琢的葫芦种植加工、畅销海内的特色沙窝萝卜……都会告诉你,如今的辛口镇,已经凭借着全域旅游的打造,踏上了乡村振兴的快速路。

  为保护运河探索新出路

  辛口镇地处西青区西南部,是紧邻河北省的口子镇,拥有18个自然村,常住人口4.6万余人。

  提起辛口镇,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会是蔬菜。作为天津市传统的农业大镇,辛口镇是全市最大的放心菜生产基地,是天津市著名的菜篮子基地,也是津门珍品沙窝萝卜的故乡。

  农业一直是我们的优势,除了农业,此前我们还有汽车配套产业和零散的高端制造业。负责辛口镇经济和产业融合发展等工作的副镇长张亚鑫介绍说,因为传统汽车产业下行和大运河保护政策,镇里的工业发展受到限制,辛口镇开始推进产业转型,探索新的出路,我们逐渐从传统工业,转变成了食品加工业和中央厨房,这些对环境没有危害的产业,但想要靠这些去拉动全镇经济,还远不够。

  为了乡村振兴,镇两委班子一直在积极寻找突破口。

  我们这里生态环境特别好,有农业的优势,我们的葫芦、沙窝萝卜也都很出名,都市的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,让近郊乡村农业休闲游越来越火爆,如果我们走农旅结合的全域旅游道路,应该是不错的选择。张亚鑫笑着说,我们在谋划全域旅游的时候,其实一些村子已经自发的开展起了旅游。

  新晋网红打卡地

  张亚鑫所说的村子,就是位于子牙河、大清河、独流减河交汇的第六埠村。

  无论在天津,还是在全国,第六埠村都有着辉煌的历史,上个世纪90年代,这里凭借着印染、纺织、制衣等产业,位列全国百强村29名。但随着市场发展,村里的产业没了优势,成了西青区第一批结对帮扶的贫困村。村两委知道,想要摆脱贫困,村里必须要找更适合的产业。

  我们村的位置在三河汇景旁边。而紧邻着三河汇景,是我们十年九涝的荒滩,我们决定利用起来。第六埠村党委副书记倪国志说。

   20173月,经过土地流转后,村委会开始在千亩的荒滩上做起了文章。新修堤坝、水利,建设涵闸、道路,一番再造后,2017年夏天,200亩试种的水稻喜获丰收。

  转年我们把千亩都种上了水稻,还养了螃蟹,丰收时,我们办了丰收节,很多旅游团主动联系我们,我们突然发现,发展旅游产业,让农旅结合就是我们的新出路。倪国志笑着说,为了更加优化景区结构,现在,千亩地里,一半种植水稻,一半种上了荷花。

  2019年,村里又以红色文化为主题,依托现有自然条件,因地制宜、就地取材,设计了长征路精神主题拓展园,用雕塑、造景等方式,通过导游讲述每个节点背后的故事,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红色精神,“‘长征精神主题拓展园现在是各机关团体开展党教育的首选载体平台,年累计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。

  第六埠是个好地方,大清河两岸好风光,北面种菜南面收粮,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……”乘坐竹排,泛舟河上,听着村民自编自唱的歌曲,远望着绿油油的稻田一望无尽,弥漫的稻香纯净、清淡。下了竹排,向稻田深处走去,碧叶亭亭的荷塘配上曲径通幽的凉亭,仿佛走进了画中。

  我们现在也算是网红景点,很多网友都来拍视频打卡。这两年在镇里、区里的帮助下,+绿的产业模式,让我们连年增收,2021年预计村集体收入能达到千万。倪国志笑着说。

  2020年,第六埠和水高庄、大杜庄一起,入选了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。张亚鑫说,如今,第六埠村的旅游发展,已经是辛口镇的典范。同时,镇村两级对位于水高庄村,集旅游、休闲、度假、采摘、娱乐、亲子为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水高庄园,投入了大量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进行了升级改造,也将很快面向游客。

  文化IP搞起来

  除了帮助新晋旅游村,改造原有旅游项目,辛口镇也在包装优势产品,形成文化IP

  同样被列入旅游重点村的大杜庄,最大的景色便是葫芦。每年葫芦成熟的季节,大大小小的葫芦,挂在藤上,深入其中,微风吹拂,一朵朵五角型的小白花,就会在枝上翩翩起舞,让人欣喜。

  55岁的村民张振青十几年前开始种植葫芦,如今是村里的种植大户,张振青说,葫芦象征福禄,不仅是农作物,也因为寓意好,还是文玩界的宠儿。在文玩界非常出名的天津嘴儿葫芦,就是他经过杂交培育出来的。

  在张振青看来,发展全域旅游最大的好处,就是葫芦的销售渠道更宽了,我们全村有30多户种植葫芦,每年种植户都在增加。原来都是批发商来买,现在来旅游的人一走一过,就会买一些,然后口口相传,越来越多的人来买葫芦。相比于往年,今年,张振青多种了40亩葫芦,又雇了2名工人,最忙的时候,中午都顾不得吃饭。

  2018年,在镇里的帮助下,大杜庄开始建设葫芦采摘园和文化博物馆。在这里,人们不仅可以采摘葫芦,还能学习到观赏知识,进行烫画加工体验等,预计今年十一开馆,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充分体验葫芦文化。大杜庄村支书毕红鸽介绍说。

  在辛口镇,最家喻户晓的农产品,非沙窝萝卜莫属。沙窝萝卜每年种植6000亩,亩产1万斤,全年收益1.2亿元左右。

  张亚鑫说,为了做精沙窝萝卜,辛口镇连续举办了13届沙窝萝卜文化节,建设了沙窝萝卜文化体验馆,打造了占地50亩的沙窝萝卜智能示范区作为产、学、研基地,不断丰富萝卜饮食文化、养生文化的内涵,为沙窝萝卜设计了卡通形象萝卜娃来福,并围绕来福,研发了T恤、帽子、水杯等文创产品。

  连续主持了四届沙窝萝卜文化节的高海林笑着说,从都是旅游团,到散客越来越多,从不经意路过,到计划前往,沙窝萝卜形成的文化IP,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的目光。

  打造京津冀短途旅游热

  在辛口镇政府的楼道墙上,挂着辛口镇的发展规划和愿景,这些展板,时时告诉着来访者,辛口镇人的认真和努力

  今年夏天,收到全国评选乡村旅游重点镇的消息后,张亚鑫便开始积极做准备,我们试图更全面的展现出我们全域旅游的现状和未来规划,让更多人看到辛口镇。张亚鑫说,获得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后,他高兴地半宿没睡,未来美好的画面,一幅幅地描绘在他的脑海中,现在看,发展全域旅游,我们真是选对了道路。能够获评,也真的是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和动力。

  近年来,辛口镇依托镇域内生态资源优势,将打造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生态康养绿镇作为总体发展定位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、生态旅游。经过多年发展,现在,辛口镇已经初步形成集农耕体验、康养休闲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。

  张亚鑫说,今后,我们会继续推动旅游业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,全力构建全域景区化、景区精品化、农旅一体化、业态多样化的全域旅游体系,将辛口镇打造成京津冀地区短途旅游热门目的地和集散地,助力乡村振兴。

  津云新闻记者 鲍燕

多次取消招生资格后仍违规办学,国务院督查组通报
新疆喀什:全力保障水、电、暖、气、油正常供应
俄外交部呼吁纳卡冲突各方保持克制、实现停火
欧盟:预计今年欧元区经济和欧盟经济分别萎缩7.8%和7.4%
单日上涨605基点!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涨
韩国艺人违规接触熊猫幼崽惹怒网友 大熊猫到底能不能摸
洋葱式or粽子式?全国花式穿衣地图来了
 
【津云镜头】交通安全记心间
剧场舞台再现白家跌宕传奇 话剧版《大宅门》登陆津城
【津城图事】乡村里的“板凳课堂”
旅美大熊猫“美香”所生雄性幼崽命名“小奇迹”
 
吴尊友谈冬季如何减少聚集性疫情:一定要戴口罩
听!2020年度声音盘点
【津云微视】《大家说理》:走向历史深处——雄赳赳 气昂昂 前进!
央视采访:丁真如何看待自己走红?
 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22-23602087 | 举报邮箱:jubao@staff.enorth.cn
ICP备案/许可证编号:津ICP备B2-20000001